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让我们来看看咱们瓷都家庭建设的巨大变化,一起见证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家庭的成长。
余无忧家庭
家风家训:
勤俭持家,友善待人
让我们一起看看
景德镇市余无忧家庭的
“我家这十年”
十年前,我还在读大学,那年母亲的头发还乌黑亮丽,她的脸上没有多少皱纹,那年父亲也还没有啤酒肚,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那年的国庆假期,我们一起去了大连,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海,也是我父母人生第一次看海,记得在轮渡上,我站在甲板上晃晃悠悠,嘟囔大海的颜色跟我想象中好像不太一样,父亲靠在栏杆上,盯着浪花出神,跟我讲起了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是我这个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艰苦岁月,他说道自己小时候看着鄱阳湖,感觉这就像是最大的一片海了,因为小小的村子可能就是他一辈子的归宿,但是国家让他们有书可以读,让他有机会走了出来,有机会见到了真正的大海。
那时的我还不太能理解父亲所感慨的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都衣食无忧的我,不太能想象饿肚子的感受,甚至因为面对镜头感受害羞而躲躲闪闪,跟母亲闹起了别扭。
十年过去,我已经工作了7年,在别人眼里是个应该谈婚论嫁的大姑娘了,但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个刚刚成熟的大孩子,但从前不跟我说的事他们也开始会慢慢与我聊,那些吃肉要等过年、饿了就自己下河捞小鱼、衣服是姐姐穿小了的旧衣服、饼干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味,这些故事,让我也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感慨,不过短短一代人,生活竟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怎样一步步艰难的前行,又是怎样一点点让我们越过越幸福的,在一个小小的家庭里就能窥见一二。
今年年初随父亲下乡看望爷爷奶奶,在一大片油菜田里,我给笑容灿烂的父母拍了一张合照,父亲摸着油菜花讲榨油的工序,又告诉我他小时候从未吃过煎鱼,因为煎东西得用油,但他小时候家里哪里敢那么奢侈的吃油,用筷子包着布沾一下油,然后在锅里蹭一下就算用了油了,以前的我听着一定觉得好玩,但那天的我听完这故事鼻子却止不住的发酸。
母亲揽着我的腰让我小心点走路,那黄土小路我走的别别扭扭的,直到踩到水泥地才安了心,父亲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问我还记得小时候回乡过年的事么,那时候回来一趟有多不容易呢,暴雨把黄泥地冲成了浆糊,只能靠腿硬生生走,我那会才几岁,走着走着走累了就不想走了,父亲一路哄着骗着说快了快了,最后把我抱起来继续走,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而现在,车子一路开可以开到爷爷奶奶家门口,这坚硬的水泥地就像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带着我们万千家庭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的我,作为新时代的税务新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学习,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更好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神圣使命,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