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永健,艺常青——记景德镇女陶艺家俞暄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芳华驻四季,绚丽半边天。景德镇以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越来越展示出开放、自信、实干的新形象。为充分展示我市陶瓷行业的巾帼英雄适应时代要求,站在发展前沿,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奋斗风采,履行好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市妇联特开设“瓷路芳华”专栏。聚焦一批陶瓷行业的女性艺术人才、工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企业家等,展现她们的创作成果、讲好她们的励志故事、弘扬她们的工匠精神。以小见大,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上,奔跑出瓷都女性的最美身影!


今天

是专栏的第十六期

一起来看看吧!


  走近俞暄工作室,大门紧锁,打电话给俞院长,她在楼上画室。四周寂静,一缕阳光正洒在门牌上的水墨色“俞暄”两字上,温暖祥和,宁静淡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我仿佛是一个闯入者,心有自责。还好见到俞院长时,心才被她的端庄儒雅、浅浅的微笑所抚平。


  走进玻璃门,迎面袭来的是浓浓的艺术之涛。一幅幅风格并不相同的陶瓷作品展现在眼前,我以为并不是俞暄老师一人之作,细看并询问才知是老师一人创作,我惊叹,一幅幅作品新意辈出无穷,看一幅有一幅的惊喜,可见其功力不是一般的深厚。且不说绘画的技巧,体现更多的是她艺术的修养与内涵自然而然形成了独有的画的语言:悠远 、清新 、脱俗。仿佛清澈的风拂面。我在绚烂的空气中游走,偶遇一群婴孩嬉戏:花草石涧间、葡萄架树下等,一颗童心在烦杂的内心象清泉一样涌出。


  欣赏俞老师的作品我自然而然想到了老庄:豁达、随意、空灵、自然。我想只有摆脱名利外物困扰的艺术家,才能作出如此超越自我呈现精神无限自由的作品。我在心底连连惊叹,从未见过在绘画上如此多才多艺涉猎面极广的陶瓷艺术家。再看挂在进门左上方的书法对联“金石乐;书画缘”也出自俞老师大笔,可见她书法也是了得。有着男儿的粗矿又有着小儿女的柔情。犹见偏偏少年、仪表不凡。


  俞老师是个文静而略带书卷味的女人,语调轻柔、目光淡定,没有丝毫的躁动情绪。这可能跟她中文系毕业有关,多年来学习阅读各类文学著作,追求一种禅意的修炼,这种修炼,她称之为是一种“退火”、没有火气,体现在作品上是一种温婉的用笔、疏朗的构图。


  俞老师说她最遗憾的是没有进入艺术院校的大门,没能接受正规系统化的专业艺术教育,这成了她多年来的一个心结。幸运的是她在“吴家班”的中国画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吴山明老师以及包括池沙鸿老师、董文运老师等等诸多名家在内的精英团队的悉心指导。她说在“吴家班”两年的学习、生活,是她人生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体验,不仅仅学到了更加专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审美能力,也圆了她年少时的梦。


  对于艺术殿堂,俞老师说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仰望者,要学习的太多。她认为不足之处太多,她喜欢学习新的东西,喜欢接受挑战,喜欢创新。所以她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她想要追求的艺术境界。她与书画有缘并快乐的沉浸其中,累并快乐着。我觉得人一生追求理想,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俞老师出生书香门第,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影响,除了对画画情有独钟之外,她还喜欢音乐、诗歌、戏曲等其它艺术类。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这些广泛的爱好其实是一种审美与文化的积累。她每创作一幅作品,都会注意作品意境的渲染,她想的不是怎样去画,而是把它当成是一首诗一支曲,她认为绘画不仅要有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还要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打动人。


  俞暄老师最擅长人物花鸟以及综合装饰,尤以影青雕刻人物见长,作品讲究形式美感与装饰趣味,将诗词的意境融于作品中,雕刻的人物大方、清新,再配以高温颜色釉的背景衬托,形成理想的视觉效果。构图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通过以线写形、以意传情的造型手法,为传统的婴戏图注入现代审美情趣,以植物的神韵,人的天趣去展示自己向往自然、回归童真的内心世界。


  俞老师的创作灵感不只来源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她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采风、写生,为自己笔下的人物、风景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在细细欣赏老师的作品中,突然一幅别样的描写现代女性的作品展示在眼前,线条的美感,色彩的搭配,以及三位女性不同的神韵,给我强烈的艺术美感。我的第一感觉它有着水墨画的清新淡雅和意境深远,又有着油画的浓重视觉冲击。写实但又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达到了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


  齐白石说“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俞老师的作品虚与实、真与假、似与不似,相生相吸,自然而然融为一体。张大千说:“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的表现!"从作品中能感受到一个作者的人格魅力!


笔永健,艺常青——记景德镇女陶艺家俞暄


  俞暄简历:俞暄  江西婺源人,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陶瓷行业技能人才评审委员。大学本科学历,2017年毕业于“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中国民盟盟员。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景德镇市“劳动模范”。江西省"先进工作者"。


  2006年《静思》获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作品《憩园清韵》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金奖;作品《童年》荣获中国收藏2010年十大艺术陶瓷评选最佳设计奖;2013年作品《春光美》获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 2014年作品《憩园清韵》获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金奖;2015年作品《憩园清韵》获第五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2012年作品《儿时伙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13年参与集体创作的巨幅瓷板《日出东方》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第82号),2014年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文明博物馆参加3人联展,作品《野趣》被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收藏。2016年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