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虹,女,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现担任乐平市塔山街道专职扶贫副书记,具体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同事眼中的她是个“女汉子”,家人眼中的她是个“拼命三娘”,总之,靠着一股子韧劲和拼劲,她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出得兵,挂得帅”,这样的评价或许最中肯。
如今,身为扶贫专职副书记,与贫困户“打作一团”是她的常态。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飞短流长和长吁短叹都是她必须倾听的民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有多少人知道,刚到塔山街道任职时,她还只是一位刚刚剖腹产出月子的二胎产妇。每天上班前抛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扛着讲话都滚大豆般汗水的虚弱身体,担起街道办脱贫攻坚的重任。但新岗位,新挑战面前,吴满虹来不及犹豫和退却,只有不假思索,迅速进入角色。下村入户,摸排走访,对此时的她来说,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从乐平市原浯口镇常务副镇长一职,待安,转任现职,岗位变了,环境换了,挑战接踵而至。专职扶贫副书记,这一“专”一“副”的尴尬一度令她找不着北。迷茫,加上哺乳期的纠结,吴满虹的身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之中。但天性倔强的她时刻提醒自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停不得,歇不得。只用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她就迅速地走进了街道贫困户的心里,成为贫困诉求的倾听者。现在,吴满虹接的最多的是贫困户的电话,大到就业,小到油盐,大家都习惯与吴书记说说。这种信任,与日俱增。她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向市级申报登记在线销售,促进消费扶贫,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的中间人,不分昼夜,没有上下班区别,接到工作电话立即沟通、协调、解决。吴满虹说,扶贫工作考验的是综合能力,需要带着真心和诚意走进去。
刚任职时,她花了两天时间翻遍了4月份整改以来的全部文件,重新整理一遍扶贫工作需要的资料,“号准”扶贫工作中的“脉”,这是吴满虹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和扶贫站的人员深入交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村扶贫第一书记和扶贫干事的积极性,这是她扶贫工作第二步。在工作中,争取街道党工委班子的支持,借力打力,这是她的扶贫工作第三步。自创的“三步法”,成了吴满虹扶贫中的“九阴真经”,有效地开创了街道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截止目前,该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360人,已累计脱贫147户320人。通过大力实施行业扶贫,确保了贫困户享受的九大帮扶政策落到了实处。通过精准分析、量体裁衣,已经为160户333名贫困人口落实了保障扶贫,政策性提高低保金待遇;为82名贫困对象落实了教育扶贫;为40名贫困户安排了市、村两级公益性岗位,为8名贫困户安排扶贫车间就业;为160户贫困户落实了3750元/年的“产业+金融”政策分红,为4名贫困户安排了小额贷款;为49户贫困户落实了危房改造;指导村级发展了7个长短结合的益贫带贫扶贫产业;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签约贫困户160户,签约率100%。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无不凝聚了吴满虹的付出和心血。下村入户,穿针引线,工作新常态给她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入户对接、一户一袋、资料上墙、一证一册等工作看似繁琐,却有章可循。当然,前提是深入贫困户中间,接足了地气,到群众中间,与他们交流,精准施策。因帮扶干部和扶贫干部调整频繁,她两年组织了大小业务培训不下十次,对帮扶干部、乡村两级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干事、贫困户等分别集中和分批次的培训,在她的培训下,扶贫明白人多了,感党恩扶贫扶志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势如破竹。社区种养殖扶贫产业也通过消费扶贫,增加了最高达十万元产业收益。
可当时,她的孩子尚幼,爱人又得陪公婆辗转南昌、上海治疗。白天在扶贫路上走,晚上还要回家带两娃,没日没夜的奔跑,只为圆心中那个带领群众脱贫的美好梦想。大的孩子上六年级,小的要喂奶,保姆带不了,吴满虹只得自己带着娃一起下村入户。一天不到两个小时睡眠的困境,她挺过来了。脱贫攻坚任务逐渐完成了,她笑得特别幸福。
吴满虹说,脱贫攻坚,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她庆幸自己一直走在带领群众脱贫的康庄大道上。虽然这其中有辛酸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无以言说的喜悦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