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微家是基层妇女工作的微阵地,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的重要平台。为把妇联组织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活起来,构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江西省景德镇市妇联通过规范化管理与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建强妇女微家,让“微阵地”释放“大能量”。
构筑基层治理的“服务网络”,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多元化功能集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通过建立“权益维护、宣传教育、文明传播、民意收集、公益服务 ”五位一体的阵地体系,将妇联服务延伸至社区最小单元。例如昌江区景航社区妇女微家针对辖区内老年群体众多情况,经常组织开展养生知识如中医按摩保健、秋冬季养生讲座,联系志愿者开展量血压、口腔保健义诊活动、举办传统佳节主题活动等,日常提供快递义务帮拿服务,进一步关心关爱老年群体身心健康。
延伸妇联工作触角,实现服务有效覆盖。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为目标,补充 “妇女之家”服务半径,将组织力量渗透到社区、园区、商圈等各类场景。如珠山区陶源谷·三宝瓷源镜设立10余个不同类型的妇女微家,构建“家门口”的服务圈,实现基层妇联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昌南新区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妇女微家开展快乐瓷娃公益班,常态化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陶艺培训,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体验与感知陶艺魅力。
搭建矛盾调解与权益维护的“前沿阵地”,助力基层和谐稳定
高效化解家庭矛盾,筑牢社会和谐基石。通过设立“巾帼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等功能区,结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妇女提供情感疏导与法律支持。如乐平市巾帼志愿者加油驿站妇女微家建立开设“心理咨询室”、“婚姻咨询室”,为求助妇女、重点人群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力求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今年以来成功调解54起家庭纠纷。
精准对接民生诉求,形成治理闭环。依托走访制度与档案管理,实时收集妇女群众在育儿、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浮梁县天湖壹号小区妇女微家通过走访建立“妇女需求台账”,详细记录辖区妇女的诉求。暑假期间,协调解决“社区儿童托管点增设”等民生问题,举办暑期爱心托管班,解决了29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实现基层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还形成了“需求收集-资源对接-服务落地”的闭环机制。
打造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赋能平台”,激发“她力量”参与共治
技能培训与创业带动,提升妇女话语权。通过 “五微 + X ”模式中的“微培训”“微创业”服务,提升妇女就业能力。如高新区创客微家吸纳 10名陶艺女工匠作为志愿者定期开展“陶艺公益课堂”,志愿者们不仅传授拉坯、彩绘等技能,还帮助妇女将手工作品通过直播平台销售。昌南新区诚德妇女微家通过“小阵地”聚合“大能量”,既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的“暖心家园”,也成为基层治理中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支点。未来,景德镇市将继续拓展微家功能,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感受到妇联“娘家人”的温暖,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更多“巾帼动能”。轩妇女微家联合电商平台举办“陶瓷直播特训营”,培育多名妇女电商主播,推动妇女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参与者”转变。
融合地域文化特色赋能治理,实现双向促进。结合景德镇陶瓷文化等资源,开展“陶瓷文创微工坊”“茶文化研学”等特色项目。如景德镇青花故事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妇女微家组织妇女参与青花瓷器创新设计活动,将青花元素融入现代饰品设计,产品通过工作室和线上平台销售。同时,开发非遗主题文创,获得市场高度好评。
妇女微家通过“小阵地”聚合“大能量”,既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的“暖心家园”,也成为基层治理中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支点。未来,景德镇市将继续拓展微家功能,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感受到妇联“娘家人”的温暖,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更多“巾帼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