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涌山妈妈团: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女性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挖掘、培育、宣传优质的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即日起,“江西女性”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开设专栏,对2024年度“龚全珍式”巾帼志愿服务参评案例进行展播。


  涌山镇地处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北部,过去在这里高价彩礼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频发,为此,涌山镇探索试行“涌山妈妈”解纠纷工作法,积极发动全镇妇女半边天作用,组织成立“妈妈团”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涌山妈妈团”共有108名志愿者,27支志愿者服务队,由当地有威望妇女、心理学教师、村妇联主席、爱心人士等为代表组成。在当地,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们为“涌山妈妈”。


  “妈妈团一定会来主持公道”


  王菊是从湖南吉首嫁到涌山村的。几年前,她和男友因为彩礼闹矛盾,被迫分手。当时,父母考虑她是远嫁,提出了30万元彩礼作为结婚的条件,认为能确保她婚后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而男方只答应给几万元,一来家里确实拿不出几十万元;其次,男方认为双方是自由恋爱,有感情基础,不应在彩礼上过分计较。


  “涌山妈妈团”志愿者的王妙霞恰巧是涌山村的村民,眼看着一桩即将圆满的姻缘因为彩礼纠纷“黄”了,她感到怪可惜的。于是,趁着王菊远在湖南的父母来到男方家,她反复上门做工作。“男方家里为了给小两口盖新房结婚,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如果因为彩礼让男方背负债务,日后也会影响家庭关系。”王妙霞苦口婆心地劝说,“如果你们担心女儿在这里受委屈,我保证,只要有这种情况,你们打电话给我,我们涌山妈妈团一定会来主持公道。”


  经过反复开导,王菊父母终于松口了:“只要他们两个年轻人感情好,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反对。至于彩礼多少、有没有,这些都不重要,女儿过得幸福,我们就心满意足。”


  听到女方父母这番话,王妙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她的撮合下,两家人和好如初。王菊和男友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今,王菊和丈夫在涌山镇经营一家汽车美容店,生意不错,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这只是“涌山妈妈团”开展志愿服务的缩影。近年来,妈妈团紧扣“联系群众的桥梁、志愿服务的平台、镇村治理的力量”团定位,重视发挥妇联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三线排查、三心解纷、三帮巩固”的“涌山妈妈”工作经验。引导全镇家庭改变生活陋习、涵养优良家风,在涌山范围内,有效化解家庭婚恋纠纷,助推公序良俗建设,构建青年交友平台,深化一老一小精细化服务,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目前,“涌山妈妈团”结合涌山镇各村妇联工作,孵化出以各村妇联主席为主要力量的21个妈妈分团,将妇女组织服务全局的触角延伸至农村和家庭末梢,让妇女群众随时随地找到组织,让妈妈团成为她们的“娘家人”。


  如今,总团和分团在涌山镇党委政府和妇联的引领下,不断提升妇联组织阵地活力,围绕“社会调查、法庭教育、梳理调解、回访帮教、扶贫帮困、就业安置、家庭教育”等七个方面开展志愿者服务。


  自成立以来,妈妈团服务群众8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场次。调处化解婚姻家庭、彩礼等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关爱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活动60余次;建立全镇未婚青年档案,同时为13对适龄意向男女牵线搭桥;结合座谈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40余场;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各类培训86起,助力300余名女性走上了创业就业之路,全方位妈妈团服务让涌山广大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涌山妈妈团”先后获得江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景德镇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景德镇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乐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