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次
为全市女性代言
景德镇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即将在2023年9月26日至27日召开!
会议期间,将有
审议妇女工作报告
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等各项环节
是瓷都女性
共商妇女发展大计的广阔舞台
参加会议的313名妇女代表
肩负着全市妇女的重托
她们将以女性之名
为姐妹们代言
为助力妇代会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市妇联特别策划“喜迎妇代会”专栏,
分篇章展示景德镇市各级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发展成就,
回望瓷都女性共同走过的五年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珠山区妇联~
五年来,珠山区妇联坚持服务党政大局与服务妇女需求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妇女权益相结合,强化职能,发挥优势。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妇联系统舆论阵地建设先进单位,先后荣获江西省第九届“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江西省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全省妇联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省《东方女报》宣传推广工作先进单位、景德镇市妇联大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景德镇市妇联妇女工作先进集体。
一、筑牢“巾帼心向党”,妇女思想引领不断强化
坚持多层面、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利用线上+线下两条线号召广大妇女群众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实践者。线上: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趋势的要求,不断发挥新媒体的聚合影响力,通过“珠山妇工”微信公众号、“珠山妇联”网易媒体平台等网络阵地学习传达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全会精神,引导妇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线下:在更高层次推进全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五年来,我区“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以“赣鄱巾帼心向党 感恩奋进新时代”“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走进两会”“致敬抗疫英雄”等为主题,通过宣讲+故事分享的形式开展了百余场专题宣讲,进一步团结引领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二、推动“巾帼树新风”,两个独特作用精准发力
大力宣传贯彻《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开展“科学应对压力 维护身心健康”“如何陪伴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等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庭成员沟通、举办“扬家风家训、送美德春联”活动、“手艺传承、文化立人、精神传家”系列亲子活动、“党在我心中”亲子阅读作品征集等亲子活动,以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模式,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构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了“绿色生活•幸福安康”、“寻镇馆之宝、评最美家庭、展珠山古韵”等寻找各类家庭创评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家庭先进典型,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展现“巾帼新气象”, 妇女建功行动扎实推进
珠山区妇联坚持先进引领、示范带动,大力培育新时代先进妇女以及家庭典型,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激励广大妇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引导广大妇女围绕经济发展,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做好对易返贫致贫妇女、低收入妇女的帮扶,帮助她们参与就业,勤劳致富,点“靓”新时代美丽乡村幸福画卷;围绕全和谐稳定大局,开展“社会治理巾帼行动”,以权益维护、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扶贫济困为重点,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婚姻家庭关系调适、邻里冲突调解、关爱帮扶困难群体等活动,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围绕常态长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文明创建巾帼行动”,以巾帼净主道、巾帼美楼道、巾帼护河道为主要内容,对辖区内主干道进行常态长效巡查,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建美好家园。
四、勇担“巾帼促和谐”,妇女儿童获得感持续提升
珠山区妇联以拓宽帮扶渠道为抓手,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线,以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断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帮扶关爱:聚焦妇女儿童“急难愁盼”,创新实施“暖心行动”“阳光护航”系列关爱项目,并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等节假日,开展“把爱带回家”“圆梦微心愿”“巾帼重阳暖人心”“浓浓书香伴成长,百年党史润童心”等关爱活动。五年来已为500余名困难妇女、300余户贫困家庭发放了总价十几万元的慰问金和物资;600余名困难儿童、留守儿童送去了慰问金以及书包、文具、衣服等物品。2019年启动了城镇贫困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全区为2000余名城镇贫困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并大力实施贫困“两癌”母亲救助项目。
保障妇儿权益:聚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联”的工作优势和“巾帼”力量,建立了区、街、社区(村)三级维权平台,成立了12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了3个婚姻辅导室,2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成立了1个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12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打造了1个线上“家事纠纷调解指引台”——“珠联必合”家事纠纷调解服务平台,组建了“青花姐姐”巾帼法律维权服务队,重点进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接待、咨询、宣传、协调工作,切实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并从中涌现出众多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积极开展精细化、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