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江西省妇联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2022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推进会暨留守儿童音体美培训项目部署会。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庆出席会议并讲话。景德镇市妇联领导班子、各县(市、区)妇联主席、家儿部部长、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人、乐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人等15人在线参加。
王庆指出,全国妇联对我省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各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认清工作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推动2022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走深走实、确保留守儿童音体美培训公益项目落地见效。
景德镇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伟秀就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及下一步打算做了典型发言。
一、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为儿童筑牢家国情怀
为培植广大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启动“诗词妈妈”公益课堂。市妇联启动“诗词妈妈”公益课堂后,已开展古诗词晨读200余次,现场参与的诗词妈妈和诗词娃娃万余人,并聘请专家老师和诗词妈妈为孩子们授课。二是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广泛动员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亲子阅读活动,各县(市、区)312个家庭积极报名,经过筛选后上报省妇联,被“江西女性”上稿3个,市妇联公众号线上展示作品13个。52个投稿作品中选出30个优秀作品参加专家评审会,决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三是组织家庭教育线上线下活动。为促进广大家长学法、守法、用法,各县(市、区)妇联一方面在线上开设家庭教育微课堂,聘请专家授课,也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家庭参与“百万网民学法律”和“云端学法”活动;另一方面在线下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通过设置宣传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给家长儿童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娃。同时,“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儿童暑期关爱宣讲活动已启动,我市家庭教育微课比赛决赛获奖老师和家庭教育骨干成员已陆续奔赴各乡镇及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宣讲。
二、以防溺水工作为重点,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
我市妇联第一时间成立市、县、乡、村、组五级防溺水安全工作小组。一是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宣传指引。借助各级妇联微信公众号平台积极发布防溺水知识推文、宣传动画,转载防溺水相关知识64次,其中紧紧围绕“四知、六不准”,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切实提升广大家庭防溺水安全意识。二是利用网格队伍加强线下服务。组织村妇联干部及妇女小组长进村入户宣传5200余次,走访关爱留守儿童18945人,并利用乡镇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系列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578次。截至目前,开展主题安全教育课125次,受益家长及学生6220人次,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册”5.5万余份,张贴宣传条幅80条,开展重点水域、危险水域巡查859次,在防溺水重点区域新增警示牌318个,配置救生圈941个、救生杆740根,以及利用led显示屏、巡逻车、镇村喇叭等方式加大暑期学生防溺水宣传力度,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利用丰富活动做好源头管控。各级妇联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暑期公益课,课程涉及音体美、书法等兴趣课内容。同时,积极主办“安全教育讲座”活动,已在珠山区、昌江区、乐平市各学校相继开展,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共开展讲座41场,巡讲覆盖全市多所中小学,受益学生3069人。此项工作受到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和景德镇日报等多家媒体已争相报道。
三、以“三万”行动为抓手,为留守儿童送温暖
为切实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定“爱牵留守 相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我们以“三个三”为抓手,组织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比如乐平市妇联联合乐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消防应急救援大队,增长消防安全知识;浮梁县妇联干部走村入户,开展“一次谈心交心活动”,通过家访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问题;昌江区妇联指导孩子们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封家书”;珠山区妇联开通一部暖心电话,组织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连线”;昌南新区妇联倡导“读一本好书”活动;市妇儿活动中心开展一次夏令营活动,通过陶瓷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和科技文化之旅,引导广大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参与活动志愿者人数12311人,活动场次666次,走访慰问儿童数19169人,受益家长19685人。其中,已发动2096名各级妇联主席、执委、先进英模女性,巾帼志愿者开展“三万”行动共10029次,覆盖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9207人。
随后,乐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人童杜梅就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及下一步打算也做了典型发言,汇报内容紧凑精炼,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开展争做文明少年主题活动、红色教育活动、防溺水教育、防性侵教育、反拐卖教育等。
下一步,景德镇市妇联系统,将从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活动载体、丰富关爱教育内容等三方面入手,抓好落实、抓出实效,让全市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